“個人所得稅”分為好幾種,常見的幾種是:一種是個人薪資報酬、一種是勞務(wù)報酬、一種是股東分紅、一種是個人經(jīng)營所得。 這4種里面,第一種是不能“核定征收”的,后面的三種,在特定的地方、特定的時間段里,是可以“核定征收”的。 核定征收咨詢: 180 3781 1719 裕經(jīng)理 “核定征收”,一般都是在有特定的“稅收優(yōu)惠”政策下,才能享受到,而“稅收優(yōu)惠”政策,都是有時間段、地域、受眾群體、行業(yè)、規(guī)模等限制的。 一般來說,“核定征收”和不“核定征收”,區(qū)別是比較明顯的,舉個例子來說吧: 假如你的名下有一家“有限公司”,企業(yè)盈利200萬,那么,需要繳企業(yè)所得稅25%,即50萬,合計繳納80萬的所得稅。此外剩余部分再繳納股東分紅的個人所得稅20%,即30萬,之后剩下的120萬元,就是稅后的個人的錢了。 ![]() 假如你的名下有一家可以“核定征收”的“個人獨資企業(yè)”,企業(yè)盈利也是200萬,那么,只需要繳納:200×10%x20%-10500=28500元,即合計繳納2.85萬的所得稅。剩下的197.15萬,就是稅后個人的錢了。 自己對比一下,兩個數(shù)字,一個是120萬,一個是197.15萬,哪個稅后收入多呢? |